喜报!建筑工程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建设捷报频传,新增一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项成果荣获“纺织之光”教学成果奖,实现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双重突破!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赵秉文老师负责的《空气调节》课程成功入选,实现了学院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领域的“零突破”。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此次获评国家级一流,不仅填补了学院在该类优质课程资源上的空白,也为后续课程建设树立了高质量标杆。
与此同时,2025年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揭晓,学院两项教学成果荣获二等奖。吴大志老师团队的《“思政铸魂 融数强基 五维塑能”——纺织类院校土木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聚焦跨学科育人机制,推动思政教育、数字技术与专业能力深度融合;陈潇玮老师团队的《红纺赋能 科创提质:“大纺织”学科融合下建筑规划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则依托学校“大纺织”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建筑规划类人才培养的新理论和新路径。两项成果集中反映了学院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显著成效,也为同类院校提供了有益参考。


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本科课程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此次国家级课程和行业级教学成果奖的双重突破,既是对学院既往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迈向更高水平的新起点。
展望未来,学院将充分发挥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特色,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与育人质量,为行业进步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课程名称:空气调节
课程类别: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面向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课程负责人:赵秉文
教学团队:赵秉文、付聪、张文婷、陈春美
课程简介:
《空气调节》主要研究空气环境调控机理与系统构建技术,课程基于浙江理工大学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办学定位,结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融入新工科的发展需求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注重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形式上的创新,关注创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及课程的应用和示范情况。多年来,《空气调节》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双师型”主讲教师团队;创新实践了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PKPK+PT”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自建的中国大学MOOC线上课程资源品质好且具有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创建了课程设计与理论课融合式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课程负责人牵头研发的“全空气空调实验系统”获国家发明专利,教学应用效果好。《空气调节》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有力支撑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教学照片:

